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对于基层教育战线而言,如何聚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新方式、新路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落实,郫都区教育局于2013年启动了“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的路径探索和实践创新,历经八年时间的推进实施,该区逐步构建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三力’课程体系,以‘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为路径”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区域教育实践模式。通过这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工程的整体构建,郫都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根扎得更深,让教育报国、创新强国的枝叶生长更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踏上新征程的郫都区,迎来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级改革试点等重大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郫都区教育局瞄准区域发展定位,把好“党建引领”的“方向盘”,充分发挥党建、团建、队建组织教育阵地的育人功能,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区域模式的探索实践,全面推动“优教郫都”建设,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为郫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中心城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构建爱国主义教育“郫都模式”
自2018年,党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是全国教育系统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教育的责任担当。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文件的相继出台,为全国教育系统在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及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等问题上指明了“路线图”和“发力点”。
早在2013年,郫都区教育局率先开启了基础教育学校“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实践与创新的“先行先试”,这与郫都区区域发展定位及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紧密相关。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先有红光合作社的“红色基因”,后有农科村、战旗村、先锋村、青杠树村的“党旗飘飘”。一段段历史故事、一栋栋红色建筑、一座座不朽的革命丰碑,不仅是一代又一代郫都人不可磨灭的精神信仰和时代记忆,也是郫都区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结合区内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近年来,郫都区教育局从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出发,通过“理解力”“吸引力”“创新力”三个课程路径,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学校“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区域模式的深入推进。由此,郫都区逐步构建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三力’课程体系,以‘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为路径”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区域实践模式。
依托三个省级课题,经过四个阶段的探索期,郫都区教育局探索出幼、小、初、高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新时代爱国主义“三力”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郫都特色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实施模式: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推进三个省级课题研究为载体组织实施的“理解力”课程;以推进郫都区“战旗+”系列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组织实施的“吸引力”课程;以开发郫都区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为载体组织实施的“创新力”课程。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号角在郫都区吹响,这场由教育局层面进行宏观把控、系统规划并积极推进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工程有明显的先进性与优越性:郫都区通过“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带队建”的阶梯式育人路径,实现“党团队”组织教育一体化,通过幼、小、初、高相互衔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三力”课程的积极推进,郫都区形成“三力融合、四方推进、五段贯穿”的教育模式。郫都区“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的有效“衔接”,使得各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组织建设、培养目标、阵地建设、活动开展、教育内容等方面保持“一体化”,保证了全域推进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爱国主义精神扎根郫都校园
2021年6月25日,郫都区教育局组织召开的“感恩奋进、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100节思政金课”展示活动中,区内各个学校通过课程展示、课堂展示、主题分享、圆桌论坛等形式,展示“党团队”一体化的教育课程及教育成果,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该区域的深度落地……
这是郫都区积极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道缩影。为了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郫都区通过设立试点学校,以点带面积极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三力课程”在全区的落地落实;依托基础教育学校“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的省级课题研究,推动各个试点学校爱国主义课程体系的“校本化”实施;通过区域推广、以教促研,全面提升区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水平和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学党史”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研讨,郫都区推选出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课还多次获得市级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郫都区构建的学段衔接的“一体化”育人模式,背后是对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高度重视。通过以课程为本、学段衔接,充分利用党团队组织教育,让学生在成长中受到“一体化”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激励,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有了这样的体制机制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在郫都区各个学校蓬勃开展起来:郫都实验学校的“学行君子、有实有华”,清河小学的“唯生而为、谐动共生”,红光示范幼儿园的“启心灵之门、筑幸福之路”,何家场小学的“让生命在绿雅中绽放”,郫筒二小的“习惯好、品质优、思维新”……聚焦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郫都区学校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特色内涵发展,让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深厚情怀。
基于爱国主义教育“三力”课程的落地实施,郫都区探索出的幼、小、初、高相互衔接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体系逐渐在郫都区的校园里“落地生根”。在红光示范幼儿园,聚焦“理解力”课程读本的研发,构建园本特色育人模式,用浸润式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确保“立德树人”的实践效果;郫筒一小将“理解力”课程引入课堂,丰富和完善了学校原有的校本课程,通过课程、课本、课堂以及课外实践,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郫筒二小聚焦“创新力”课程,将活动课程、节日课程与其有机结合,以校本课程《小杜鹃》为载体,充分挖掘区域浓厚的文化元素,让爱国主义情怀根植学生心底;犀浦外国语学校通过打造“吸引力”课程建设,不断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开展了“重走主席路·探究新农村”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发《跟着主席走战旗,体验农耕谋发展》等校本课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友爱职业技术学校聚焦“理解力”课程,通过激发学生对专业、对学校的热爱,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通过“三力”课程的扎实推进及“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的创新实践,郫都区构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区域教育
实践模式逐渐走深走实:通过系统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信念更坚定;教师通过学习研究提升了思想认识、坚定了理想信仰、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学科教学水平;学校通过课程育人,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管理更上一个台阶;通过探索“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区域模式,增强区域教育的协同发展,推动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政课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爱国主义教育合力。
凸显爱国主义教育“郫都特色”,加快“优教郫都”的建设步伐
2018年,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自此,郫都区开启了从战旗精品研学到“战旗+”的研学拓展,从“战旗+”到“公园城市”全域研学的探索。据悉,郫都区以“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的战旗村为基点,建设具有郫都特色和示范作用的研学旅行区域型基地,通过整合历史文化、农耕文明、川菜文化、乡村振兴、绿色生态、创新创业等各种资源,构建起区县为主的全域研学课程体系,切实打造全域研学游学示范区,让“优教郫都”的建设步伐与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紧密契合。
基于“三力”课程体系探索,郫都区形成了具有郫都特色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实施模式:通过全域推进,以读本开发、学科融合等方式,构建“党团队”一体化组织教育课程体系;整合传统文化、特色项目资源、红色文化、乡村振兴项目等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基(营)地课程资源,构建“古蜀文明寻根”“农夫记忆穿越”“创新创业逐梦”三条线路,12个研学主题进行全域推进;充分发挥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区域内蜀绣、竹编、剪纸等非遗文化项目,开发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劳动的校本课程,以党团队组织传承活动提升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在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区域教育实践过程中,郫都区以爱国主义教育先行者之势,开创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
近年来,以省级课题的实施为载体,郫都区编撰出“三力”课程读本、校本课程读本5本,整编了活动设计、教学设计104篇,精品课例20篇,研究论文40篇,这些研究成果经过区内学校(园)的实践验证,对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系统的新时代爱国主义区域探索实践起到了辐射引领作用。2020年11月20日在双流中和中学开展的四川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讨会上,郫都区的研究成果向知名专家学者及部分区县的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等400余人推介;2020年11月25日,在郫都区教育局组织的“讲党史故事、赛思政金课”区域教育联盟思政研讨会上,向联盟学校介绍阶段成果;课题组成员走出校园,在青羊区、天府新区、蒲江县、甘孜州道孚县等地开展成果推广活动,扩大成果辐射应用效果。
2020年,中国德育杂志社、全国德育协同创新中心授予郫都区教育局“德育创新示范单位”,郫都二中、郫都区友爱职业技术学校、郫筒二小、清河小学等18所中小学幼儿园入围全国“德育创新基地校”;郫筒一小、犀浦小学、古城学校等9所学校入围“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协同基地校”。目前,郫都区已在犀浦、德源、唐昌、郫筒、安德五个街道的学校建立市区级党建示范点六个,郫都区教育局系统荣获成都市第二批“蓉城先锋·党员示范行动”党员示范行业称号。
编辑:杨丽娟
版权所有:成都市教育局
蜀ICP备09003940号 审批资质号:川教JG-2012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303号 网站标识:5101000003
地 址:成都市锦城大道366号 联系电话:962669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