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309 发布:
2022年03月11日 05:30:00
来源:本站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成都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三实”要求,以建制度、建队伍、建阵地为工作重点,努力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汇智聚力“大运会”,在服务成都大城崛起征程中彰显了时代担当。
一、抓实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广泛共识
一是做活党史学习教育。召开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开展“学党史 筑同心 我为公园城市做贡献”、“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等主题实践活动,巩固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做细意识形态和民族宗教工作。落实党派和团体负责人季度工作例会机制,定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交流;编印《成都大学统战简讯》23期,面向统战成员广泛宣传方针政策和学校建设情况,凝聚发展智慧力量;健全“校内协同校地联动”工作机制,筑牢了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防线。
二、做实服务大局工作,推动建功立业
一是建设五大“同心大运”主题项目。实施“建言大运”,开展“大运促进城市发展”调研活动,提交议案、提案等20余条,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1条,省委领导批示1条,获评市政协优秀提案2篇。实施“活力大运”,为辖区居民开展医疗及健康服务5千余人,开展大运会志愿者、在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和运动康复培训达6千余人。实施“智慧大运”,参与大运村云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等建设,为一流智慧园区建设汇聚了统战智慧。实施“共享大运”,围绕“巴蜀文化”、“艺术助力大运”、“魅力成都建设”主题,组织13位党外专家发挥艺术专业优势,成立“传承•联接•寻美”工作室群落,推动大运文化惠及百姓。实施“绿色大运”,面向师生和市民开展“生态”和“自然”课堂,促进体育运动融入百姓绿色生活方式,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议获市政协立项。二是创新搭建两大建功实践平台。建设蓉城同心“健康智荟家园”,汇聚36名党外专家,依托国家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健康产业学科发展联盟,助力川产特色杂粮产品研发及杂粮企业转型升级,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获批国家发改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约1.5亿元;建设蓉城同心“侨之家”,以小侨务带动大外联,探索“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承办中国侨商会和侨青委“爱成都•迎大运”体验行活动,作为唯一一所地方高校代表,在全国高校侨联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主题发言。
三、夯实党的领导,完善组织体系
一是明确统战工作目标和责任。开展党外教职工队伍专题调研,摸清家底,明确发展目标,在市属高校率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优化调整了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12名校党委常委和87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与156名党外代表人士开展经常性交流。二是加强统战工作队伍建设。29个院级党组织设立统战委员,实现全覆盖,其中院领导12名;邀请市委统战部领导开展专题培训,实现统战工作专人做、专业做。三是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党外干部人才工作列为年度重点,新提任党外市管干部1人、党外中层干部7人;区级政协委员增至6人,平均年龄45岁;民主党派市委换届,委员增至8人,覆盖学校各民主党派组织。